幕思城>电商行情>多多开店>多多开店> 腾讯,阿里与京东们的供应链金融

    腾讯,阿里与京东们的供应链金融

    2022-03-22|13:00|发布在分类 / 多多开店| 阅读:278

    腾讯,阿里与京东们的供应链金融



    在消费金融战役中,短短7、8年时间,蚂蚁集团、微众银行和京东数科从小有名气到红极一时,再到争议不断,特别热闹。

    咀嚼消费金融这块肥肉同时,B端的供应链金融战场也游走着巨头们的魅影。

    略微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战场中,市占第一(按交易量计算)的是腾讯参股约18%的联易融融科技(HK:09959)。阿里的蚂蚁金与京东的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只能敬陪其后,分列二三。

    今天(4月9日),联易融科技在港交所上市了。透过它的招股书,我们望见了一幅供应链金融战场上“藩王割据硝烟起”的画面。

    01

    隐秘战场

    简单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基于某行业的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数据,为服务于该龙头企业的中小微公司提供经营融资业务,以提升这条供应链上各环节货物和资金的周转效率。

    简单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金融机构基于某行业的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数据,为服务于该龙头企业的中小微公司提供经营融资业务,以提升这条供应链上各环节货物和资金的周转效率。

    这一金融服务并不新奇,2000年初,供应链金融就被金融机构提及,但经历20年的发展,这块业务一直不温不火,还出现了诸多负面舆论。

    归根结蒂,还是难以有效解决三大参与方(大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中小微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大企业不愿意为中小微公司做信用背书、金融机构背调中小微公司成本高昂、中小微公司难以提供有效信用或抵押物。这就像一块难咽的骨头卡在了经济金融协同作用之系统中。

    2001年起,商业银行开始主导供应链金融,通过公司提供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以及存货仓单等标的解决产业链中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但全球贸易在2008年出现衰退后,暗保理融资欺诈事件集中爆发(如上海钢贸案等),某些商业银行为此吃了大亏。

    之后,商业银行试图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信用作为风险保障,为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提供资金。但是龙头企业的强势地位也令这一业务变了质,有些龙头转身变成了“影子银行”,开始赚息差。并且,产业链的末端公司(如尾端渠道商或零售商等)由于远离龙头公司,同样难以破解融资难贵问题。

    2022年之后,两类新主体参与进入这一隐形战场:一类是基于垂直行业领域的公司,他们通过搭建产业网络平台的方式入手供应链金融,如欧冶云商、众陶联等;另一类是金融科技公司,他们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驱动的方式,消减供应链金融中潜在风险。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技术特点,正被巨头们视为有效化解上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良药:弱化中小微企业历史信用成本,再通过大数据寻求产业链各环节的最大化运转效率,由此带来的整个供应链效率提升。

    据灼识咨询数据称,国内供应链资产余额从2015年的55.1万亿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72.6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近10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由此可见,底层的供应链资产规模相当巨大。

    在巨大规模的底层资产之上,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渗透规模还不及三分之一,2022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为23万亿人民币,而归属于第三方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促成的规模则不到8000千亿人民币。

    为提高上述23万亿供应链市场的效率,2022年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此支付了434亿元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服务费,占比供应链资产交易规模接近千分之1.9。其中,归属于第三方服务商的金额仅为100亿元。

    但市场共识是,未来4年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支出费用将以倍数增速追赶以银行和龙头企业内部开发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支出,所以第三方服务商的发展更具潜力,2024年用于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费用有望达到近700亿元规模。

    02

    藩王割据

    按照2022年所处理的供应链金融交易量计,国内第三方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市场相对集中,五大市场参与者合共占68.9%的市场份额,前三位参与者的份额差别并不大,分别是联易融的20.6%、蚂蚁集团的19.8%、以及京东数科的15.9%,而第四位的平安一账通则为6.9%。

    这些公司都是消费金融领域“老鸟”。但是与消费金融不同的是,上述四大参与者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巨头并没有像前者那般直接竞争,现在联易融、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和一账通类似于藩王割据,各自主要围绕着自己的领域开疆拓土。

    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主要依托于自己的电商和物流生态发展供应链金融;一账通则是凭借平安金融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赋能中小银行市场;联易融并没有主业生态可以深耕,所以它的客户群分散于全产业部门,据他自己说,目前核心企业客户主要来自于房地产行业、能源业、建筑业、医药业和制造业。

    相较于同业,联易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具开放性,并没有拘束在主业生态体系中——有观点认为这是联易融最大优势所在,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它最大的先天劣势。

    展开看,蚂蚁集团由菜鸟网络和网商银行联合建立的数据和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化打通企业线上线下各环节,将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统一,让阿里电商中的快消品、生鲜品品类实现在供应链角度的支持。

    此外,蚂蚁集团还有一大则重点,就是农村农业产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通过蚂蚁集团2022年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其微贷科技业务中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00亿元,其中网商银行贡献了一千多亿元的信贷余额,不过招股书中并没有任何数据能够具体到供应链金融的口径上。但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2年蚂蚁集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资产规模为1580亿元,略逊于联易融的1640亿元。

    京东数科的供应链金融类似于蚂蚁集团,也是通过供应商在其平台上采购、销售等大量的财务数据联合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并且通过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将大宗商品纳入到其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中。2022年其供应链金融服务资产规模为1270亿元。

    平安体系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电商金融”模式。此后,这类科技方案都被装入到一账通中,通过标准化产品开发实现对欠缺金融科技能力的中小银行的科技赋能。2022年,一账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资产规模为690亿元。

    上述4家基本都是依靠技术驱动(区块链、大数据、AI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如果只看供应链金融的交易量,可能会给人一种该行业竞争激烈的错觉,但是目前这4家还没有太过直接的竞争,差异性明显。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本质上是一种SaaS软件系统,特点是“一通百通”。只要一次投入摸清楚某个产业链具体的运转逻辑和各环节的经营情况,就能够依靠低成本投入覆盖这个产业链上的各类机构主体,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而这套SaaS产品的客户粘性很高,很少会出现替换产品的情况;嵌入时点也有“先发优势”的特征,一旦解决方案商在某个行业站稳脚跟,那么后来者将很难撼动其优势地位。

    由于此,第三方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商才会形成藩王割据的竞争局面。

    03

    联易融的基本盘

    聚焦到联易融的一亩三分地,其主营业务未来增长已有基本保障。

    联易融的具体业务类别分为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和新兴解决方案,从对应业务促成的融资额度上,这两块业务的比重分别为95.6%和4.4%;从收入角度看,这两者的比重分别为89.5%和10.5%;在毛利上,这两者的权重分别为86.8%和13.2%。

    虽然新兴解决方案业务增长快且毛利高,但是联易融的绝对业务重心在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上。说起来都是科技满满,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它就相当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信用管理机构,做的还是传统金融业务:一手汇集足够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求,一手对接寻求供应链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换句话说就是B端金融资产的撮合业务。

    在撮合双方的过程中,联易融凭借旗下10个保理公司为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动产(如应收账款、商业汇票等)提供证券化融资业务(包括ABS和ABN)。

    具体地,联易融把适合供应链金融的资产登记在核心企业云的AMS云上,然后将这部分供应链资产信息转移至金融机构云中的ABS云上完成资产证券化,或直接出售给供专业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信托等)或第三方投资者。

    对于核心企业上的供应商等公司来说,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两个好处,一是降低融资价格,使用AMS云的核心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平均5.8%的融资成本(银行信贷一般介于10%-20%);二是缩短了资金周转期,从公司登记信息到资产证券化融资这一过程大概仅需要一到两周时间。

    一般来说,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资产在短期内并不能实现资产证券化回笼资金,而这就是联易融的价值所在,它会通过旗下保理公司先直接购入相关供应链资产,再作为发起人完成证券化产品的后续销售。

    这也被称为是联易融提供的“过桥贷款”服务,资产购入资金可能是联易融从第三方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过桥贷款,也可能是其自有资金,具有“资产短持有、资金高周转”的特点。

    随着合作金融机构的扩大,联易融也能够将登记的供应链资产直接出售给合作金融机构,同样达到快速回笼企业资金的效果。2022年至2022年,核心企业云促成的供应链资产交易规模呈倍数增长,这表明主营业务的增长动力十分强劲。

    重要的看点是,通过ABS和ABN的储架发行协议,联易融已经获得了未来两年内为合作伙伴发行不超过6600亿元的证券化额度(2022年其总体促成的资产交易额为1640亿元)。这意味着只要合作的核心企业有供应链金融需求,那么联易融将提供最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这将是其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保障。按照交易服务费0.1%-0.8%计算,这部分收入将介于6.6亿元-52.8亿元。

    除了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之外,联易融在金融机构云中还有一块业务增长很亮眼——e链云,这一业务类似于平安一账通,主要是为寻求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提升能力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信托、以及保理公司等)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过去3年e链云处理的资产总量分别为1.6亿元、63.9亿元和210.7亿元,客户数分别为1名、12名及23名,增长颇具看点,并且已经触及平安一账通的业务领地。

    而在新兴解决方案中,所谓的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本质上是小微信贷自营业务,除了服务费之外,还会收取息差,所以毛利率相较于主营业务会高上不少。但这与科技服务商的身份有所背离,大概率这一业务未来的规模不会出现较大增长。

    04

    仍需时间正名

    从资金端来说,目前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是“有资金、缺资产”,特别是消费金融领域开始政策受限,那么优质资产将更为稀缺。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公司嵌入供应链金融领域,用技术驱动打通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上的中小微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壁垒,可以提炼出优质的供应链资产,利好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

    但反之,当经济过热、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供应链资产也将失去上游水闸。

    供应链金融的底层资产来自于实业,实业就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所以供应链金融同样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的正向反馈。

    如上述所提到的,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贸易,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和产品滞销,导致大量供应链金融踏空形成坏账;2013-2014年在国内经济刺激的大背景下,同样是产能过剩形成大量低端产品供给,市场无法消化,也令龙头企业的供应链资金断裂。

    尽管从2022年起国内开启了经济双循环战略,但受限于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的不确定束缚,经济周期对供应链金融仍有牵制;同时尽管各行各业中的核心企业都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但市场经济中永恒不变的就是森林法则,很可能将会出现一批落后淘汰的产业链条。

    所以,在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的考验下,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主导的新兴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能否帮助金融机构成功穿越周期地雷,仍需要时间正名。



    广州百亿淘宝村,创造10万就业

    “这里每栋楼里都藏着数不清的淘宝店,像蜂巢一样。”大源村的年轻淘宝店主钟镇涛如此形容他每天生活的地方。

    广州大源,是白云区远郊分布在山岭间的城中村,根据阿里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这里成为年销售额突破100亿淘宝村,区域内电商全产业链拉动当地就业超10万,广州大源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淘宝村。

    每栋楼里都塞满了淘宝店

    大源淘宝村隶属于白云区太和镇,坐落在广州东北郊,分布于市郊低缓山岭间的谷地,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万。

    “我们这里有种魔幻感,比较梦幻。”大源村电商协会会长李远斌说。

    大源村建筑多为低矮楼房,从山腰蔓延到街道两旁,形态鳞次栉比,楼房外立面粗糙质朴,大多显得陈旧灰蒙。正是这样的地方,入夜后却四处霓虹闪烁,街面和楼顶标语尽是“淘宝直播”“电商创意园”等字样,赛博感十足。

    李远斌介绍,大源村拥有的淘宝店铺超过3000家,其中,10余商家营业额过亿,50余商家营业额超一千万,百万级别商家数千。

    据介绍,这里的电商产业主要聚焦在服装行业,也包括部分汽车配件、美妆等领域,但总体以服装为主。头部的服装淘宝店,平台粉丝过千万,每天平均有200-300万个包裹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在近年的发展中,大源淘宝村呈现出“园区化”特点,李远斌介绍,目前大源村共拥有三十余个“电商创业园”。

    这些创意园为淘宝商家聚集区,由以往民房改造升级而来,在这里,有头部商家提供众创孵化平台,开放自身供应链、仓储、客服、运营等资源,帮助中小商家成长。如大源村头部淘宝商家“来朝电商”,旗下就孵化有十余个成长商家。

    拔地而起的淘宝村 成形仅用5年

    “走在街上听到的,全是那种叮咚声,当时就非常兴奋。”淘宝店主钟镇涛形容他最初来大源村时的经历。2016年,因为坚持高考“要么最好,要么不要”的态度,放弃大学机会来到大源村做淘宝创业。

    这正是大源村电商产业方兴未艾的时期,钟镇涛最初只是一个人,在出租屋摆了台电脑就正式开张,每天只睡四小时,挤公交车去附近沙河服装批发市场拿货。坚持不到一年,钟镇涛开起了公司,从几人的团队到数十人,“一个月赚几十万不是问题。”钟镇涛回忆淘宝创业初期的意气风发。

    80后黄朝创立的来朝电商,如今是大源淘宝村的头部商家,公司拥有员工500余名,年营收超过10亿,他的成长经历也是电商潮流的缩影。

    “2016年左右,我们连续12个月保持200%的增长。”黄朝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就曾创业,后来转行电商,随着大源村淘宝电商发展一起成长。

    “月销5万件以前,所有的选品都是我直接挑选。”如今黄朝已经退出经营一线,专注公司战略发展,在自主品牌设计、跨境电商等方面进行开拓。

    大源电商协会会长李远斌介绍,大源的淘宝电商产业兴起于2015年,五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同样作为电商从业商家,李远斌分析大源淘宝村兴起的原因主要包括几方面:

    一是大环境,技术迭代中的淘宝电商平台提供动力;二是大源低廉的土地和房屋租金低,创业门槛低,利于中小商家成长;三是背靠广州服装市场;四是大源村曾为广州著名物流园,快递便捷。

    百亿淘宝村 创造10万就业

    “大源村街上的年轻女孩,大都是淘宝主播。”大源村直播机构负责人怀瑾(花名)介绍。几年前,怀瑾放弃家乡小城的稳定工作,只身来到广州闯荡,通过自己打拼创立当前直播机构。

    怀瑾介绍,如今在大源村,淘宝主播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并且形成一套行业标准和成长体系,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新职业,大多数普通平凡人都能从事。在大源村,这个群体的收入也较高,平均能过一万,淘宝主播的数量在四千人以上。

    大源村电商协会会长李远斌介绍,在这里直接从事电商的人员有4万,而大源村的电商全产业链拉动就业机会超10万,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5000以上。

    95后男孩杨幸天是大源村最快打包手,平均完成一个包裹只需要4秒,如今月收入能达到7000元,妻子张倩玲也跟他在同一家淘宝打包工厂,两人收入合起来能达到一万多,他们的未来计划是在故乡城市买房。

    据介绍,在大源村,电商产业创造的就业呈现丰富多元的特点,不仅有杨幸天这样的打包工人维持体系基本运转,此外还有产品运营、网络营销等更为专业化的职业,部分头部公司里,还能运用“算法人才”,吸引众多大学生在此就业。

    “它就像广州这座城市一样,是无数平凡人安放生活与梦想的热土。”见证大源村多年变迁的李远斌说。

    这个问题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加幕.思.城火星老师免费咨询,微.信号是为: msc633。

    难题没解决?加我微信给你讲!【仅限淘宝卖家交流运营知识,非卖家不要加我哈】
    >

    推荐阅读:

    做淘宝直播想放弃怎么办?有哪些引流策略?

    双12是淘宝便宜还是天猫便宜?双11和双12有什么区别?

    拼多多补单可以领店铺优惠券吗?可以代付吗?

    更多资讯请关注幕 思 城。

    发表评论

    别默默看了 登录\ 注册 一起参与讨论!

      微信扫码回复「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