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职业教育行业变现2000+人的我,都做了哪些事
2023-01-23|09:22|发布在分类 / 开网店| 阅读:75
2023-01-23|09:22|发布在分类 / 开网店| 阅读:75
普通打工人的知识变现之路,往往从一个不起眼的机会开始。
今天的「轻享」专栏嘉宾小六就是如此。他 2016 年毕业后从事了 4 年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因为兴趣开始做技术内容的分享,积累了一批读者,而后赶上了在线教育和个人IP创业的大潮,自然而然地将 AI 职业在线教育发展成了副业。经过口碑积累,他的副业收入逐渐稳定,公众号积攒了接近 10 万的粉丝,知识星球付费用户 2500 人,课程付费学员 1500 人,于是顺利把副业转正变成了主业。
从他的分享中,你可以感受到:
打工人从做分享到最终知识变现的几个典型阶段,作为案例参考;
在对手林立的知识变现领域,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利用好自己的一些差异化优势,把成绩不断放大,最终脱颖而出。
接下来,欢迎小六分享他在 AI 职业教育这个垂直领域,成功变现的经历思考。
---正文---
大家好,我是小六。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人工智能( AI )行业的职业在线教育的经历和变现方法。
其实比较惭愧,我这边真正开始全职做在线教育,也就半年多时间,和星球里其他流量变现高手相比,我这边只是小打小闹,粉丝量和学员都不多。这次主要是从一个细分行业普通从业者角度出发,分享一些垂直行业的职业教育思路和变现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我是如何发现 AI 职业商机并实现变现的
首先,讲讲我是如何「误入」 AI 职业教育行业的。之所以说「误入」,是因为最早开始做的时候只是兴趣,没有想到以后会变成副业,而且最后还副业转正,变成了主业。
最早要从 2017 年说起,因为之前一直有写博客的习惯,在 CSDN ( IT 圈技术社区)上写过不少博客,但是体验不怎么样,原创性也无法得到保护。
后来发现我关注的公众号文章质量很高,而且对原创内容保护的很好,于是开始转战公众号分享技术文章。最早公众号我的定位就是:坚持原创系列文章。
坚持要原创的原因是因为网上的博客良莠不齐,很多都是抄来抄去,文章质量和原创性没有保证。
公众号早期的一两年,我基本是每周 2 - 3 篇原创技术文章,几个月后脑子里的存货就干涸了,于是后面就边学习边输出,因为每周有 Deadline 压力,所以那段时间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从「自己懂」到「给别人讲懂」还是有相当距离的,需要用很形象的语言、图片来写技术文章,尽量降低读者学习的门槛。
做成系列文章的原因是这样能把一个知识点或者行业讲解的很透彻,也会逼自己尽量全面的从不同角度出发去阐述。而且读者反馈非常好,会经常留言催更,你写了第一篇,读者会期待出第二、三篇,倒逼你不得不继续写下去。
这一年多的经历现在想想其实很重要,至少给我带来了两个收获:
1. 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高质量粉丝,而且很多人后来成为了好朋友甚至合作伙伴,他们自发的转发、宣传文章,同时也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也是我能够坚持写下去的主要动力。
2. 极大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由于经常和粉丝互动,我也非常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对我后面做培训帮助不小。
到 2018 年的时候,逐渐有客户主动找上门投放广告,这时候才发现公众号也可以接广告赚钱,我清晰的记得第一单广告是 200 块,还挺开心的。
当年很多培训机构也开始大量在公众号投放广告,很多人看到了机会,也开始做技术类公众号,可以说 2018 年是技术型公众号注册的爆发期,可惜这时候很多新注册的公众号已经没有了留言功能。
在这一批技术公众号的热潮中,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技巧,看到别人层出不穷的营销和增粉方式,我惊呆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引流!比如公众号互推、关注抽奖、送书,不得不说,效果真的很棒。
我 2017 年写了一年的原创,公众号才不到 6000 粉丝,结果几个月跟着别人引流很快就翻倍了。但是后面互推增粉效果也逐渐下行,互推的标题也越来越邪乎,比如“月薪 10 万的北大小姐姐必看的公众号”之类的,我本身很反感这样的标题党,而且增的粉都是泛粉,活动过后取关一大批。
我开始思考到底是内容重要还是粉丝量重要,思考再三我决定再也不参加互推,当然代价也是很大的,就是粉丝增长比别人慢了很多。因为当大部分人都在快速增粉时,你增粉慢就是一种后退。
我也不知道当时的决定是否正确,毕竟有些比我晚一两年创建的号在这波互推引流浪潮中低成本快速积累了大量粉丝,我已经望尘莫及了,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继续说回我自己, 2018 年中,我开启了知识星球付费学习社区,刚开始的几天加入的人还挺多,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知识星球内部主要是做系列的图文教程分享、答疑、分享最新的论文代码等。
我觉得对于垂直行业从业者来说,知识星球是个特别好的知识付费社区,可以将知识内容沉淀下来,而且按年付费的会员模式能够保证越往后收入越高。
2019 年,我做了很多公益的学习小组,比如招募公众号粉丝做系列的知识分享,我会制定学习和分享计划,以每周在哔哩哔哩直播的形式进行。此外,还组织了小规模的线上学习小组,短时间内集中学习某个比较新的知识点或算法等。
这些活动虽然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1. 粉丝量提升明显;
2. 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知名度;
3. 通过这些活动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从业者。
二、主业与副业难兼容时,我为何选择离职创业
2020 年的疫情,我看到了在线教育的机会,我也请教了一些前辈,他们建议我先做个人 IP ,提升行业知名度,有了知名度,以后可以做很多事情就很容易。
此时我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恨不得一半掰成两半用,每天上下班地铁上都在回答问题,下班后还要处理公众号编辑、知识星球社群运营、学习小组等,每天睡眠严重不足,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其实当时的工资+公司给的股票,算下来年薪也不错,是否要离职创业抛弃现在的稳定收入,我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 2020 年底,我下定了决心: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想要的太多,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此时我的副业收入也相对稳定,于是火速办理了离职,年终奖也不要了,开始全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在线培训,依靠前几年积累的公众号和知识星球忠实粉丝,在只靠自有渠道宣传的情况下,我主讲的第一个 AI 培训课程已有了1000+付费学员。自己跑通了整个流程后,我把整个课程流程SOP(标准作业程序)化。我开始寻找其他讲师来加入我的平台,主要从平时接触的公众号粉丝、知识星球成员中的资深从业者中寻找,因为有了我第一个课程的成功案例,并且他们对我的信任度都比较高,所以比较顺利的开始了第2、3个课程。
以上就是我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逐渐发现商机并且最终离职创业的简单经历。
三、AI 职业教育课程该如何定位规划
下面是一些细节、总结和以后的规划。
课程如何定位的?满足了什么需求?
这里说说在线培训课程是如何定位的?其实这个事情蛮重要的,决定你能否顺利启动并持续走下去。
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1. 顺应大趋势
AI 行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在 AI 领域投入巨大 ,行业独角兽估值都快上天了,以后技术发展的大方向就是 AI 赋能传统行业。
所以 AI 在线教育算是一个朝阳行业。我很认可雷军说的:顺势而为。虽然 AI 行业目前有一定的泡沫,但我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
2. 定位好服务人群
我目前的定位就是针对 AI 初学者的入门课程。为什么选择初学者或者小白呢?
一是因为人群基数大;
二是因为这部分人付费意愿最强烈,其中很多人是跨专业过来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入门,他们渴望对初学者友好的入门课程。
3. 挖掘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的目的就是满足学员学习和社交的需求。
因为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校没有针对性的课程,很多导师并不懂 AI 但是会要求学生去学习最新的AI技术。很多公司有这方面业务需求也需要员工重新学习,所以很多从业者都是单打独斗,摸着石头过河,他们不仅需要课程也需要一个长期交流的社区和学习伙伴。对此,我们提供了学习社区和对应的课程。
4. 先做口碑再赚钱
我们的课程主打的就是保姆级教程,包括手把手教你看懂每一行源代码,手推数学公式,独家绘制原理图,项目实战经验等。
这些需要讲师做很多准备工作,也保证课程的质量。学员学起来也轻松一些,并且学完就能立马去写代码做项目,非常实用,这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口碑,课程复购率很高。
5. 如何课程定价和冷启动
第一个付费培训课程我自己是讲师,主要目的是打通整个流程积累口碑和经验。所以该课程主要是低价 + 高质量来吸引学员,打造影响力。分成早鸟价,开课价等不同定价阶梯,但都在 299 以下。
目前来看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该课程实际售卖数量是我当初预期的 3 倍还多,而且学员反馈和评价极好,可以说一炮而红。后续课程定价会提升一些,但策略还是以高性价比为主,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前提下,实行的是薄利多销的思路,先聚集广大从业者,逐渐扩大影响力。
课程的宣传和推广都是我们自有的渠道,宣传成本几乎为零。除了课程本身的质量外,我们还在课程服务方面花了一些心思。比如每日课程群答疑,阶段性讲师直播答疑,重点知识拓展等。
低价、高质量、贴心服务这些标签帮助我们顺利冷启动,在业界积累了一定的口碑。
四、AI 职业教育课程都有哪些变现渠道
我目前的变现渠道比较简单,分为 3 个方面:媒体广告服务(公众号及视频平台)、职业培训课程(付费课程)、付费学习社区(知识星球)。
我一直以来的打法是「稳扎稳打」,这和互联网领域的短期快速涨粉引流的方式有些不同。无所谓对错。这里分析一下两者的不同。
1. 快速打法
前面经历里提到过早期一起做公众号的有几个在 2018 年到 2019 年野蛮生长期通过各种引流涨粉渠道,以非常低的成本实现了粉丝数量的高速增长,广告收入十分可观。
据说某号主光靠公众号广告已经月入 20 万,妥妥的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淘宝、拼夕夕早期也经历过类似的野蛮生长阶段,快速低价获取了大量用户。
2. 慢速打法
看不上各种花样百出、夸张的营销手段,想要「保持初心」,通过内容来吸引用户。
这种方法的代价是会错过野蛮生长阶段极低的流量成本。我就是这样,所以穷则思变,后面只能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来开拓新的业务,通过口碑慢慢做大做强。
大家也可以留言讨论到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五、我与竞争对手 PK 的优势有哪些
前面我没有提到竞争对手的事情。其实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有培训机构。
我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是机器人定位导航、增强现实、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算法,算是相对较新的领域,所以在这个非常垂直的领域,竞争对手也就那么几家。
但是人家已经公司化规模化运营,也做了好几年了,资金雄厚,我如何和别人竞争呢?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成本优势
一般培训机构都需要花大量的费用在宣传推广上,他们主要的宣传渠道就是垂直领域的公众号。
所以这方面我有天然的优势,我的媒体矩阵总粉丝数,在我这个小众的领域属于 Top5 以内。我通过自己的渠道宣传就省掉了一大笔宣传费。
而且我也小范围测试过该领域其他公众号,投入转化比例并不是很满意,主要原因是我这边本身粉丝粘性就强,而且关注其他公众号的也基本都关注了我。
2. 个人 IP 优势
一般培训机构没有个人 IP ,讲师全部是兼职,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
我这边经过了好几年的公众号、知识星球、学习小组、直播公开课等运营,本身具有一定的 IP ,我做课程、招聘人员、做线下活动会相对容易。
当然 IP 知名度还不够,所以我目前也在尽快写书,写一本高质量的业内书籍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但是基本不赚钱,主要是赚知名度。增加个人 IP 还有其他方式,比如直播、线下交流会等,我也刚刚起步。
3. 作为技术人自身的优势
比如更了解技术发展趋势,设计的课程更符合学员和企业的需求;学员天然的把你当做同行业的从业者,而不是冷冰冰的培训机构;课程所需的助教等人员我可以从自己的知识星球里很方便的征集到,简单的面试便可以知道是否能够胜任该工作。
每上新一门课程,即使我不是讲师,我也都会亲自录一个介绍视频,通过这种方法学员和陌生的讲师之间通过我这个桥梁能够快速建立信任感。
4. 人脉和行业资源
得益于之前积累的人脉和行业资源,我可以举办行业大会、不同城市的线下交流会等,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让学员之间建立更多的连接。
六、AI 职业教育行业还有哪些机会
AI 职业教育行业算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由于具备一定的门槛,而且符合国家科技兴国的方针,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延伸,我列举几个供大家探讨:
1. 人才招聘
AI 行业人才薪资相对较高,猎头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如果学员规模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证,开辟一个 AI 人才招聘业务也是可以稳定盈利的方向。
2. 平台中介
从事 AI 教育培训、行业交流会等可以聚集一大批优质人才;而很多传统行业公司有大量的外包业务需求,但是本身又不了解AI算法,这中间有很大的鸿沟。据我所知,目前只有一家公司在做这个业务,我觉得远远不够。
3. 创投机会
我们早期学员很多都已经进入头部 AI 公司的中层,甚至有部分学员本身就是企业的 CTO 或联合创始人。通过行业线下交流会、小规模闭门会议等形式可以把这些有创业想法的人、已经在创业的人聚集起来,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比如举荐人才、业务合作、投融资等。
这里简单总结几点我觉得可以借鉴的经验:
1. 借助自媒体,尽早开始积累个人影响力。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
2. 顺应大趋势,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是在一个夕阳行业,早日跳到朝阳行业吧。顺风尿三丈,逆风尿湿鞋。话糙理不糙。
3. 先做口碑再赚钱,会容易的多。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这个问题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加幕.思.城火星老师免费咨询,微.信号是为: msc633。
推荐阅读:
更多资讯请关注幕 思 城。
微信扫码回复「666」
别默默看了 登录\ 注册 一起参与讨论!